eBay也许是世界上最热衷与客户沟通的企业之一了:1999年惠特曼开始实行“顾客之声”计划。每隔几个月,就会邀请十几名忠实顾客飞往eBay总部,由他们与惠特曼和其他管理人员一起共同讨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对公司准备实行的某些政策的意见。
除了eBay现场!,eBay还开办大学:在用户集中的城市开设一日专门的课程,传授用户从如何登陆商品到采用照相技术等适用于eBay的教程。而此类课程往往能加大eBay上的卖家们的销售热情。
甚至,包括惠特曼本人在内的公司高管的电子邮件都对用户公开(如果你需要:meg@ebay.com),而这让她每天收到2、3万封来自世界各地用户的邮件。这让她提醒公司的管理者们:“如果我们服务得不好的话,我们的邮箱都会爆满。”
的确,如果eBay只是一家企业,它并不会引发太多的非议,但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于此:有人因为eBay相识而结婚,也有一位住在路易斯安娜的妇女将eBay的标示纹在自己的脚踝上。甚至不乏有人将eBay视为满足与外界交流的最主要的通道。惠特曼自己的总结是:eBay“一部分是公司,一部分是市政大厅,另一部分是娱乐。”
“全球交易平台”
而惠特曼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是:将eBay这个独特的世界拓展到世界各地。
很少有人比惠特曼更早意识到,虽然网络看似一个跨越空间的乌托邦,但在网络世界,国际化仍需要用最传统的方式进行。早在惠特曼加盟eBay时,它已经有全球50多个国家的用户——全部通过网络上到eBay的美国版。但在那之后,她一共用了16亿美元帮助ebay进行国际扩张。
这种判断来自于惠特曼家庭的影响。她84岁的母亲玛格丽特,是一个广泛游历亚洲的旅行者。1973年,作为业余演员,她参加了记录片《中国之旅》的拍摄,从中国回到美国后,她告诉女儿:“从此,世界向我敞开了。”
而惠特曼的小儿子,正在北京读高中。“他在北京念完中学,然后回美国上大学”,惠特曼喜欢这样介绍自己的孩子。虽然经常对儿子独立生活在国外不无担心,不过,她也会骄傲地告诉别人:“他的中文已经非常流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