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败企业的五大反思

   2024-02-18 互联网1310
核心提示:  企业的管理存在一些基本的定律,即便是违反了这些基本定律中的一条,企业也会失败,那么,企业的基本定律是哪些呢?让我们从

  企业的管理存在一些基本的定律,即便是违反了这些基本定律中的一条,企业也会失败,那么,企业的基本定律是哪些呢?让我们从10个企业的兴衰中寻找一些答案。

  企业的管理存在一些基本的定律,即便是违反了这些基本定律中的一条,企业就会失败,企业的失败往往都是因为违背了这些基本定律中的一条或几条。但是,即使遵循了所有这些基本定律,企业也未必一定能成功,因为企业成功只有必要条件,没有充分条件。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无论应用什么现代企业管理理论,都必须首先遵循而不是违背这些基本定律,以它们为战略起点,只有这样,企业才具备了基本的安全性。这是《大败局》披露的10个著名企业的兴衰给笔者的启示。

  那么,企业的基本定律是哪些呢?让我们从10个企业的兴衰中寻找一些答案。

  定律一:没有利益,就没有生存的意义

  三株失败后,总裁吴炳新发表了一份数百字的《吴炳新自白书》,第一句话就是:“没有利益,就没有生存的意义”。企业的根本利益是什么?利润。可惜的是,三株虽然认识到了利润的价值,却错误地选择了一种竭泽而渔的实现方式,“以一个极端冷酷的、狂热的功利主义者,采取对竞争对手的无情打击和带有阴谋色彩的颠覆,在产品上的夸大无度”,结果既导致了自身的困境,又冲击了中国保健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使企业失去了盈利的产业基础。

  亚细亚采取的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所谓“战略家风范”的方式。企业经营顺利时,热衷于场面热闹、宣传轰动,却对能赚多少钱看得很淡,认为这是“战略家风范,不争蝇头小利”,结果是营业额一个亿一个亿地往上窜,而利润却从没有超过1000万元。这种“战略家风范”式的管理风格,在后来企业出现困境时成了最致命的缺陷。

[1] [2] [3] [4] 下一页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