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沃尔玛的联合发展协议拿下来之后,就成为我们的一个招牌。紧接着就是跟家乐福、百安居、欧倍德、麦当劳、百盛、美国餐饮等一系列的跨国企业签署了联合发展协议,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订单地产。
到现在,万达已经和16家跨国企业,其中10家是500强企业,签了联合发展协议。此外,还与境内的5家企业签署了联合发展协议。总共已经有21家。
所谓联合发展协议,就是我们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我们先选地,他们紧接着跟进。现在,万达是全国唯一的一家跨区域的、以购物中心为支柱的订单地产企业。
鞠金华:商业地产和住宅相比,哪一个更难操作。
王健林:中国房地产协会的顾云昌先生曾经说过,做住宅是安全的,但简单、不过瘾;做商业地产是在海里面游泳,风浪大、风险高,容易淹死人,但很过瘾,特别考验人,我觉得这个比喻蛮恰当的。商业地产不是一个单纯叠加而是一个综合性的业态。其中包括房地产、资本运作、商业、物业管理、文化等等,非常之复杂。难怪全世界的房地产商只有2%的企业在做购物中心。中国的房地产公司中只有200多家在做购物中心,还不到总量的1%,而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商中,只有不超过2%的企业在做购物中心。[5][6][下一页]
境外上市,中国第一
鞠金华:你们所做的这种商业地产最大的瓶颈是什么?
王健林:商业地产最重要的就是资金,它对资金的需求异常巨大,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国家的宏观调控又给了我们警示,我们必须时刻都要保证资金链不会断。因此,就催生了我们的第三步棋——到境外上市。去年6月份,董事会正式做出决定,万达集团成立投资部,正式迈开境外上市的步伐。
我们先后跟世界知名的4大投行进行了深入的、长时间的谈判,累计谈了100多次。我们最终决定,选择其中的一家投资银行合作,共同做房地产基金。这是一个全新的模式,唯此才能够真正满足我们对资金的需求。它是以租金收入作为回报的,其购买对象不是散户,基本上都是养老基金、保险金、政府基金等这类的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投资者不求回报太高但求稳定。这种房地产基金不受募资金额、募资比例和时间的限制,正好符合我做购物中心的要求。我们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运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也许万达会创造一个记录,就是成为中国第一支境外上市的房地产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