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万达十年内要做到世界500强

   2023-03-08 互联网4610


  年轻人在出门之前,老人经常叮嘱:饱拿干粮热拿衣。而我说王健林之老,还不仅在于他的深谋远虑,更在于他严谨踏实、老成持重的作风。并不是只有万达一家想到了要建立稳定的融资渠道,国内的大型房地产企业,没有不想做房地产信托基金的。但为什么国际资本单单垂青万达?

  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万达的购物中心团组有收购的价值。购物中心并不是天生的提款机,而更多的时候是陷阱。国际上大多数基金收购购物中心,要开业两年之后才考虑。有的基金要过三年才收购。国内很多投巨资兴建的购物中心虽地处闹市但门可罗雀,在初建、甚至刚到正负零的时候,就需要炸掉重来。说明购物中心的风险极大。

  王健林沉寂的这几年,就是在潜心研究商业地产的门道。购物中心的定位、地段、规模、人流、主力店和次主力店的选择与配比、视觉、层高、承重、交通、车库、机电、保安甚至厕所、保洁等,大大小小,事无巨细,都可能对购物中心产生影响。稍有不慎,轻则成本遽升、吞噬利润,重则无人喝彩、形同鬼屋。

  现在,由王健林总结的“做对程序”四个字,已经成为商业地产的金科玉律。也就是说:不能建好房子再招商,而是要先把大的租户的需求搞清楚,按照租户的个性要求,按照订单来做。商业地产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复杂:卖建材的对楼层承重的特殊要求;卖珠宝的不愿意挨着餐饮;餐饮对上下水和卫生间的要求;影院对其他租户的影响;公用面积对租金的侵蚀等等这些,如果不在事前考虑好,就会造成招不来商,或者来了留不住。王健林说:我要把房子租给商户,就必须先替他考虑能不能挣到钱。如果他不能挣到钱,我也就收不到租。

  “订单地产”或者“做对程序”这四个字看似简单,里面包含了万达和王健林多少磨难和心血?国内目前鲜有商业地产的专业人才,因此,王健林是在摸索中向失败和挫折学习的。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万达不仅是一两家购物中心的成功,而是在全国十几个不同城市的购物中心都成功,这体现了王健林对企业运营非凡的控制能力。这么多家购物中心,哪怕一个螺丝钉没选对,可能就是造成几十万的损失。王健林把万达控制得如同一人。而这,首先是他对自身非凡的控制力。每天上班十多个小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心无旁鹜埋首工作,王健林乐此不疲。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