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酒,如何再现徽商盛世?

   2023-06-15 互联网3260


  从古至今,改变思想始终是成败的第一步。

  走出去才能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新鲜血液。对于中低端酒定位的徽酒来说,通过做大的规模效应达到做强的目的也不失为的一种可行的市场策略。

  多年来,徽酒更多的是沉浸于本省区域内的市场竞争和发展,走出去的并不多。其实,我们都知道,走出去依托更广泛的市场渠道所得到的发展机会是很大的。也许是不太懂得如何真正地走出去的方法吧。众所周知,到目前为止,徽酒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品牌也就是古井贡而已,其它的只能算是区域品牌。

  坐商本地行销的思想依旧严重,不敢于走出去,不善于借势。如每年的春交会、秋交会参加者甚少。

  以2004年的成都春交会为例,徽酒中也仅以高炉家、古井贡的动作较显著。参与这种全国性的行业交易会也许并不能立刻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但是,敢于参与的行为本身就说明了企业远大的市场观念。

  从曾经辉煌的沙河王的失落我们也看到了成长的艰难,但是,我们从口子窖转战江苏与西安、高炉家红灯笼照亮南京及至江苏、皖酒王响彻广东等等,我们依旧能感受到走出去所取得的成功喜悦。

  2004年古井贡、口子窖是安徽利税最高的企业代表,但是,2004年安徽白酒本地销量最好的却是双轮集团的高炉家酒,这至少说明了古井贡、口子窖的市场销量来源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省外市场。而皖酒王在广东市场一年近四个亿的销量同样是皖酒集团的重点利润源。

  不过,从文王贡酒通过央视天气预报这么一个小小的广告行为,至少也能发现一些徽酒走出去的营销模式正在悄悄发生质的改变——用品牌去营造需求,即先树品牌知名度再走出去。

  此外,包括借助行业性媒体的传播力量在业内招商方式也并不多见,如《华夏酒报》、《新食品》、《中国酒》、《糖烟酒周刊》等等,至少体现出传播推广的营销体系还不够系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