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徽商文化的兴起及安徽本地白酒市场的竞争加剧,再现徽酒的徽商盛世已成为众多徽酒的梦想:走出去,海阔天空,成就一方!
从口子窖、高炉家、古井贡、迎驾贡等徽酒精英在江苏市场的硝烟盛起,再到广东市场中以高炉家、皖酒王等为代表徽酒的酒海弄潮等等现象,酒界也已能够看出,沉寂已久的徽酒开始了出征;但对于几经努力欲走出安徽而香飘四方的徽酒军团来说,想如先前的徽商般称雄中国酒界,到底还有多少路要走呢?
2004年中国酒业百强中只有的36家白酒企业中,诺大的徽酒中仅有古井集团、口子酒业、迎驾酒业三家入围;而在利润过亿元的企业中,安徽酒业更是一个都没有。徽酒依旧在低回报率的市场空间内徘徊。
三、徽酒的徽商盛世之旅
如果我们现在还满腹唠叨去抱怨企业以往如没有品牌规划、没有营销战略等等也只能是无济于事马后炮。因为不管是品牌学也好、营销学也好,其进入中国的时间也不过短短的十余年时间。对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酒史文化,可谓沧海一粟,所以,更为现实客观的作法则是我们如何面对现状走出一条徽酒的“徽商之路”。
当年徽商的兴盛也是经过数十载的积累而至,今天的徽酒之于昔日徽商,也是必然要有一个过程。如上分析,取得消费者的共同认可,就是要能够在消费者心理上同对手站得有同样得高度。
因此,所面临问题在本质在于——如何突破在消费者心理已经树立的以五粮液为标准代表的、具有在位优势的川酒浓香型好酒的品质标准概念?
1、首先需要改变的是敢于走出去的思想
历史上的徽商是在带有很强宗法色彩的农业文化观念的支配下,进入商业活动领域的,因此带着较为强烈的小农意识。在小农文化观念的引导下,徽州商人始终没能树立起商业效能的观念,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始终没能培植出对商业的忠心。徽州商人中从商而终的少,多数人无论是发了家或是赔了本,最终还是叶落归根,返回到以农为本的老路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