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4年里,联想如何使奥运会、品牌和消费者三点连成一线,如何利用“TOP”成员的“排他性”,抑制对手,又如何利用“互动性”,把奥运会的观众通过品牌体验,变成联想的消费者,这些无不考验着联想人和联想背后10多亿计的中国人。在某种程度上说,联想之所以能成为非500强企业的惟一TOP第六期成员,是中国消费者和中国政府把联想“抬”进去的。
不管怎么期待联想或敲打联想,经TOP一役,如果联想仍不能圆梦“高科技的、服务的、国际化的”联想,则联想确实让人不敢联想了。“量联想之物力,结奥运之欢心。”联想碰上了最好的运动营销机遇,也必须打赢这场一生只有一次、输不起的商战。
华为:豪赌3G无疑是在弄险
而进入2004年,华为的动作似乎多了起来。
首先,是2月份与西门子合资生产3G手机进入正题,华为从WCDMA的研发人员中抽出100人开发TD-SCDMA。而目前的情况是,TD-SCDMA的基本专利有11%在西门子手中,大唐掌握7.3%。在中国政府力推TD-SCDMA标准(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华为通过与西门子合作获得TD-SCDMA知识产权战略资源,也是其在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竞争中抢先占位的表现。
2004年3月底,来自香港媒体的消息称,继2月市场传出华为大量买入香港电信运营商Sunday的消息后,近日华为更是将持股比例扩大到了6.27%,此前,华为已经持有了1.49亿股,占其发行股本的5.01%。增持Sunday股份固然有追求投资回报的考虑,但由于华为与香港Sunday公司此前签署了在实施3G部署上的一系列合作协议,显然华为在乎的还是加速自身的3G建设进程。
种种迹象表明,华为确实是在豪赌3G,而且用命悬一线的偏执方式。只要TD-SCDMA不成熟、不出台,3G牌照就不可能发放下来,而这种要命的被动等待,每迟到一天,华为就得多投入300多万元。华为手中虽然有出售安圣电气带来的60亿元现金,但如此寅吃卯粮,谁个不紧张?难怪任正非一再告诫属下“现金就是华为过冬的棉袄”,产品即使降价也要卖掉,因为它能收回现金,而不是呆在仓库里被动损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