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要继续当“模范”需要怎么做?笔者曾在一篇文章里建议两个字:“还俗。”任何人都可以把海尔看作了不起的企业,惟独海尔人自己别把海尔成天挂着、举着。我还引用了科龙的营销副总严友松爱说的一句俏皮话:“跑步比赛比的是速度和耐力,而不是比谁身上的短裤漂亮。”不错,海尔最要紧的是赚回大把利润的模范,别满足于做不断朝外吐口水的模范。等到大家差不多都想不起海尔的名字了,海尔把其在美国、意大利的销售业绩摆出来,或者GE、惠而浦威胁要把海尔给告了,这样,海尔的央视广告费减少一半也不是不可行的。
2、联想:“三不能干”原则需要重新发展
[链接]成长的烦恼:联想2004年临渊一跃的彷徨与梦想
联想:“三不能干”原则需要重新发展,否则,既要“取势”,又看重“实地”的“落袋为安”,就难免不患上“冷热病”。
联想的尴尬是联想仍是柳传志的联想,即使它已经被杨元庆带入第二个“三年规划”。
说到联想,不能不想起联想老帅柳传志的经典名言:“撒上一层新土,夯实,再撒上一层新土。当确认脚下是坚实的黄土地之后,撒腿就跑。”这是什么思维?5000年黄土地上安身立命最主流、也最靠得住的思维。柳传志还有一段经典论述:“没钱赚的事不能干;有钱赚但是投不起钱的事不能干;有钱赚也投得起钱但是没有可靠的人去做,这样的事也不能干。”很显然,柳传志对“不为”什么相当清醒,这保证联想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房地产泡沫经济运行过程中没有跟风,而且抓住别的竞争对手企业实力下滑时一跃而出,从此一路领头。
相反,在20世纪末柳传志也与千千万万个企业家一样头脑发热,一头撞入互联网泡沫时,很快发现自己误入歧途。与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AOL合作,成立FM365,联想的“噱头”比同时期的海尔要大得多,架势要威得多。柳传志在那时未能免俗(尽管柳最近反思,这是战术上的失败),究竟是违背了他自己主张的“三不能干”原则的哪一条呢?或者三条都违背了,又或者三条都没违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