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生”海尔、联想、华为的尴尬境遇

   2023-03-08 互联网5000


  因此,作为观察者,我更看重海尔降价事件的积极意义。海尔无论能在资本运营方面弄出一朵花还是几朵花,如果对赢利产品的势头把持不住,那些融来的花就只能是塑料花,浇再多的水都没用。青岛海尔2003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占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以上的主营产品为空调器和电冰箱,比重分别是53%和28%。这就是问题的根本。也就是说,海尔的根仍在国内市场,根的坚韧度和吸附能力,决定它对枝叶和花朵输送养料、水份的作为。

  海尔曾宣称“只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但是,这一口号也随时间而改变。当海尔宣布30多种产品降价时,它的同业最大对手科龙变本加厉宣布80多种产品降价,海尔当然清楚,2003年科龙凭一个“康拜恩”品牌撬走了不少乐于见异思迁的消费者。于是,海尔在坚持多年“空袭”之后,放下架子,打地面战,打巷战,刺刀见红,无疑是一种面对现实的努力和清醒的行为。

  但是,海尔目前必须明白,由于它资源分散了的多元化局面,面临着被众多战线上对手各个击破的最大危险。与此同时,当海尔争取TOP计划未果后,海尔与中国其他家电企业一样,面临着被在家门口举行的奥运会排斥在门外的尴尬,因为一直在中国小范围试水的GE取得了这个商机,而GE出击中国,就像真正的大鳄,迎来了浮出水面的最好机会,这是中国企业无论如何都不愿看到的时刻。

  如果还有疑窦和担心,在改制方面已经大大落后的海尔,会选择科龙模式,还是TCL模式,或者,这是一块压在张瑞敏和海尔胸口,根本搬不动的石头?历史将说明一切。

  联想:以TOP为杠杆,输不起

  近期的联想也有两件让外人瞩目的事。

  其一是在2004年3月11日,一封“联想不是家”的网上贴子让人唏嘘。在三年规划未能如愿以偿时,员工似乎成了首先的牺牲品,联想又一次裁员了。其内部员工甚至估计裁员幅度高达20%。

  这个联想员工说,“今天,恐怕是联想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大裁员。我们部门9个人,今天送走了3个,还有3个要转岗,剩下3个。……有很多感触,却又好像什么都堵在心里,说不出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