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荣:缺领袖天分 照样成新科首富

   2023-03-08 互联网5040


  扩产最大的风险来自于生产设备的高成本。为了把这种风险降到最低,施正荣利用有限的资金实现低成本扩张。公司建设第一条生产线时,施正荣引进的是昂贵的崭新进口设备。而在建设第二条生产线时,他吸取了上次花钱大手大脚的教训,没有继续引进国外的昂贵设备,而是主要利用国内的设备和国外的二手货。但还有一个必须从国外购买的新设备,费用要1000多万元。施正荣动起了脑筋。“当时有一家日本公司做了3年广告,一直没人敢下订单给它。我主动跟他们联系,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买来了设备。低成本建成的新生产线如期投产,使我们抓住了2004年的黄金市场机遇。”2004年上的第三条生产线同样也是如此。施正荣了解到美国一家上市公司被摘牌,赶紧与其联系,用半价将他们的设备买了回来,这一下又省了1000万元,同时尚德公司产能达到了60兆瓦。

  及时扩产并实现了良好的成本控制,使施正荣又一次把握住了国际能源新政的方向。无锡尚德目前最大的市场在欧洲。2003年和2004年,欧洲太阳热利用年增长率都在25%左右。2004年尚德来自德国、欧洲其他地区及国内的销售收入分别占72%、17%和8%。2005年1月到9月,三地销售比重分别为50%、30%和20%。

  在这个结果决定一切的时代,施正荣如果在战略上摇摆不定,而行情突然起来后,产能扩张又跟不上,就会失去了市场机会。施正荣目前的成功让过去的冒险成为了可以歌颂的事迹。但不可否认的是,冒险却是施正荣对于未来有着明确判断力的一种合理表现;在解决资金和产能的悖论中,貌似急智实则明智的举动,实现了低成本扩张,也是作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的天然素质。缺一难以成就今天的施正荣。

  第四部分:“借才”与“借财”人与势打遍天下

  即便不是一个完美的创业团队领导者,却不能否认施正荣在整合各种资源,实现“才”“财”联动方面的充分智商运用。

  首先是在同业和同产业链上的未雨绸缪的合作,再就是在运用政府关系和人脉的进退时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