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安诗山蓑衣:古老的雨具 永恒的记忆

   2023-01-12 互联网16260
核心提示:  在南安市诗山镇鹏峰村,有四五位民间老艺人坚守着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作品受到了海内外顾客的欢迎。选棕、梳棕、洗棕、甩棕

  在南安市诗山镇鹏峰村,有四五位民间老艺人坚守着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作品受到了海内外顾客的欢迎。

  坚守:六旬老艺人的执着

  选棕、梳棕、洗棕、甩棕、绞绳、搓绳……18日,午后,65岁的陈奕培蹲在庭院里,一双粗糙的大手在棕片间来回跳跃,认真赶制着一件成人蓑衣。

  “编蓑衣可不是件易事,一件蓑衣要花上十几道工序、三四十个钟头,不仅考验手艺,还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1951年出生的陈奕培,11岁就跟着父亲学编蓑衣。陈氏蓑衣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陈奕培是第六代传承人,他编织的蓑衣不下5000件。

  在陈氏古厝里,随处可见成品和半成品蓑衣、斗笠,宛如一个小型蓑衣博物馆。老陈的蓑衣一般用棕片缝成,分为上衣和下裙两部分,与斗笠配合使用。完成一件蓑衣,大概需要两天半的时间。

  二三十年前,蓑衣还是农村家家户户的必需品。“那时,我们做的蓑衣很吃香,因为棕毛做的蓑衣特别耐用,不怕风吹雨淋。”陈奕培回忆道。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