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李延人处理某些事时会越过施正荣,还曾经向基层的技术人员质疑施正荣的技术能力,甚至因为李在中间沟通不畅,使得国有股东与施正荣之间也产生了误解。最让施正荣接受不了的是,2004年尚德发生了创业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技术泄露事件,公司的一个骨干带着核心资料另投他门,而这个骨干的离职他事先毫不知情。“他是被人排挤走的。”施正荣说。
资本似乎要决定一切,施正荣眼看就要被人架空。
施正荣在创业中的价值此时发挥了作用,他及时和无锡市政府达成了共识:尊重企业创始人的价值。这其中,施正荣的技术价值勿庸置疑。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在解决问题时,看清了政府在海外引资形象上的重视程度,这是最好的一个谈判筹码:退休的政府官员和引资形象、拥有先进技术的海归博士之间,孰轻孰重?施正荣最终留在了尚德,李延人走了。
为何缺乏领导人魅力和强势地位的施正荣能在尚德渡过这些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难关,一路走到今天?
第三部分:“天下”来自欧洲的市场策略来自哪里
如果说在创业管理和公司政治层面缺乏经验和技巧,在市场和销售方面的施正荣,却有着独特的敏感神经和天分。正是他对于市场的寻找和理解,对于产品的准确把握,让尚德的太阳能产品能够唱响欧美市场。
学生时代在英语国家的学习是基础,这让施正荣在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太阳能科技的同时,在这个领域和市场环境中,也让善于思考的他发现了目前太阳能电池最大的市场和潜在的市场。
到哪里找市场
作为一名科学家,专长是技术;作为一名创业者,尤其是熟悉行业的技术型创业者,必须知道产品拿到什么地方才会有人关注、有人购买。施正荣在把握好这两个角色之间的转换,更多的是建立在对于行业的熟识和专注上。
施正荣身在太阳能电池行业,了解到1998年德国政府提出开始实施家庭太阳能发电10万屋顶计划,争取从这些屋顶上取得300兆瓦太阳电。他也知道,早在1997年,欧盟就发表了《可再生能源白皮书》,宣布到2010年,欧洲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将达到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