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面对挑战 何去何从?

   2023-08-21 互联网2490


  《苹果日报》刚来时注入的资金为60亿台币、15亿港币,一半已经用于建构设备(办公室、厂房、基地),平均每月大概亏本1亿5千万至2亿之间,目前财务非常吃紧。预计今年《苹果日报》亏损20亿左右。当年《自由时报》准备了500亿资金与《中国时报》、《联合报》抗衡,《苹果日报》来台时的估算是错误的,过分乐观地估测了台湾的报业市场。

  《苹果日报》的新闻内容特点是:1、小题大做;2、内容八卦、色情、暴力,大部分是传统媒体所不愿意做的;3、议题怪诞;4、图片相当多,文字部分不到1/6。

  到2003年底,《苹果日报》对外宣称发行已达到43万份,直销率为95%。据我们调查,其发行的真正数量实际上比对外宣布的数量少10万份左右。起初《苹果日报》确立的目标是针对《中国时报》、《自由时报》和《联合报》的,事实上对三报发行的影响甚微,来之前和来之后没什么分别。

  刚开始《苹果日报》的广告价比照了三大报,6月份主动降低30%,今年又对外称要涨价20%,这些仅仅是它的台面价,实际上与卖价差距相当大,有很多议价空间,折扣一般是7-8折,长期性的客户更低,广告价格一般缩减到40%左右。

  《中国时报》、《联合报》分别在1950、1951年创刊,在1988年报禁开放之前,事实上整个台湾报业是《中国时报》与《联合报》的竞争,两报在台湾的发行量占所有报纸的80%左右。《中国时报》以订户系统为报业市场,花了10年时间完成一个完整发行网的建构,报纸的发行依靠这个通路十分稳定,能够一条筋地指挥,所有发行动作保持一致,不会造成发行报纸的价格战,报纸的价格相当稳定。

  台湾三大报是综合性的主流报纸,都是《苹果日报》的竞争目标。《苹果日报》开始以低廉的价格(5元/份,20张上下),大量的图片、鲜艳的色彩来吸引读者。《苹果日报》也进行过一系列的造势活动:伊拉克战争第一天,《苹果日报》就出了两大张报纸在街头免费派送,送出了几十万份;借助代言人,利用香港影星钟丽缇的全裸图片诱惑读者;送“苹果”,买一份报送一个30元左右的苹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