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员工”为例,据记者观察,六和员工的收入相比同行是相当高的。鲁中片区王重华就回忆,1997年,当王重华担任着一个基层公司的会计组长职务时,他的工资水平与一般的山东企业都差不多,为一千余元。在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忽然集团里就下发了一个通知,他的工资就忽然上涨近两倍到三千多元,几乎所有员工都按照同样的比例上涨。
这一举措使得当时的六和,在山东省内的饲料企业中的收入一下子拉开了档次。一个明显的后果是,许多行业内的优秀人才纷纷加盟六和,包括孙承博、李金森等都是这时加盟六和的。
此外工资的上涨,造成了员工忠诚度的提高。王重华就表示,他对六和的感激是无以言表的,因此他今后一定会继续忠诚服务于六和。与他的表态相似,记者在六和采访时,所采访过的绝大多数员工都表达了类似的心态。
在“和员工”方面,六和的另一个做法是对员工培训一直非常重视。据称,每年六和用在培训上的花费就高达一千万元左右。六和自身也有培训基地,经常邀请国内的一些最著名的经营和管理学者来为企业的员工做培训,华夏基石咨询集团董事长彭剑锋等都是六和培训的常客。而陈春花之所以能够到六和来担任企业的总裁,也是最先是给六和做培训时走进了六和领导人的视野的。
总起来看,六和的文化就象它的企业名称所显示的,是非常重视一个“和”字的。这个和字有和谐、和睦、温和、友好、宽容、善良等等多重的含义,体现了六和对内对外的方方面面。
简化流程的偏执
六和的企业文化推崇的是绝对的畅所欲言,并尽可能淡化“官”的色彩。六和人都有一种尽可能地简化程序优化程序的偏执,千方百计想办法优化流程,让管理变得更加简单,更为高效。
比如,在潍坊公司就发生过这样一种情况。原先原料入库的流程是:运输司机拉一车原料到来后,先要排队过磅检查验收,然后入库,然后在到公司办公室排队领取运输款,当有大批原料集中到站的时候,这条流程要排两次队,就会极大的耗费时间,导致一名司机一天只能拉一趟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