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的课程表

   2023-04-12 互联网4480


  事实上,在此之前,由于大部分业务利润比卖PC高很多,IBM管理者在费用方面财大气粗,动辄项目外包的风格其实和联想务实节省的气质是大相径庭的。两者的风格在过去的“一年级”在新联想里发生了有趣的磨合。

  联想人在合并前对国际化大公司的完善流程大多心存景仰,这种景仰的滋味在相互走近后变得微妙起来。IBM独特的网状组织结构在管理复杂度,汇报关系、沟通成本,管理成本上都要求很高,从一个普通工程师到总经理大概要经过9个管理层。这种结构和管理有利于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对复杂、高增值的IT服务十分有效。但如果放在技术成熟,风险较低的PC行业,会变得十分要命,直接使企业效率下降,对市场反应迟钝。一个从IBMPC部门转入联想的采购员工评价说,联想的管理显然更仔细、节省和务实,无论是组织结构设定还是费用控制上都是如此。

  今天,风格的调整已经开始了。过去在IBM,他们在全球出差只要找到一个理由并且得到相应主管的允许即可,并且按规定要住5星级饭店。而现在联想务实地鼓励员工不要出不必要的差,出差申请大多要放到CPO乔松的办公桌上等他审批。

  另一个风格的变化是联想的管理者在反思自己的管理“有时似乎过头了”。就像一位联想高层所说的:“过去让员工向一个目标前进的时候,管理者总是习惯连‘应该乘几路车、走那条路’也进行‘好心的’指导。现在面对全球这么大的盘子,我们也在学习授权,必须自己解放自己。”

  实际上在2006年里,对参与到国际化管理的新联想团队成员来说,体力不支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他们的最大难题,这发展下去甚至会远比沟通不畅和管理失当更要命。

  比如时差的问题无法回避——北京和美国东岸相差13个小时,和欧洲差7个小时,公认最合适的会议时间是北京晚上8点,这是纽约的早7点和欧洲的下午1点。

  这种早7点到晚12点的工作方式让美国人先撑不住了,据说,负责全球产品策略和发展的主管弗兰·奥沙利文(FranO\'Sullivan)已经提出希望能轮班工作。至于中国的管理人员显然就更加疲惫——他们几乎个个眼睛布满血丝,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生物钟混乱,甚至神情恍惚,感冒频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