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关键是要找个好“司机”

   2023-03-08 互联网4690


  因此,公司治理关键的是要治理“人”。而“人”的治理又关键的是治理“头”,管好管住了“头”,就能管好管住下面的“手”和“脚”。严格的说,公司治理就是要在开车“司机”头上戴上一个“紧箍咒”。

  都是金钱惹的祸

  在实践中,公司目标会具体表现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上,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又是制定企业生产目标、销售目标、赢利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在公司治理结构运行中,财务管理目标起着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考核作用。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要有可计量性、可追溯性和可控性。公司治理,我们的方向在哪里?

  1.企业利润最大化

  在微观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通常作为企业经营目标,对企业进行经营活动分析往往建立在这一前提之下。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大讲特讲企业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对于人们转变观念、推动市场经济改革,造就真正的市场主体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在今天,强调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公司是一个商业组织,任何人办公司首先要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办公司?公司客户在哪里?生产什么才赚钱?产品如何才能卖出去?只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弄明白了,公司才不会短命。企业经营强调利润最大化,就是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赢利模式,这一点仍然是当今许多企业缺乏的。

  但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缺陷也开始逐步暴露。第一,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绝对指标,没有反映出所得利润额与投入资本额之间的关系;第二,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利润是孤立地按会计时间计算出来的,没反映利润获取时间;第三,利润最大化没考虑承担风险,没反映获取利润承担风险的大小;第四,利润最大化可导致短期行为倾向,只顾追求短期利润,而不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有些企业“高管”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贪婪的疯狂的去掠夺客户的财富,都想“从一条牛身上剥下九层皮,榨干客户身上最后一滴血”。面对“高管”的自私行为,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指出:“这不是个人的失败,而是制度失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