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关键是要找个好“司机”

   2023-03-08 互联网4690


  ——企业最大化的价值不是短期内的价值,而是稳定发展的未来的价值;

  ——企业最大化的价值不是孤立的股东价值,而是与企业价值一起增长的股东价值、经理人价值、员工价值以及为政府创造的税收价值,为社区创造的环境价值和为消费者创造的附加价值。

  中国的经营环境与日本有相似之处,法人股多,员工与企业联系较紧密,企业负债率较高,政府对市场干预较大,机构投资者较少,资本市场不太完善,确定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更适合中国国情。并且,美国公司治理模式也在改革,相关者利益受到了关注,企业责任意识开始纳入公司内部治理。因此,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应该作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这有利于企业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

  公司治理到底是要治理谁

  政府认为是企业。上市公司纷纷出问题,仅仅从公司内部治理找原因是很难说得过去的。子不教父之过,这么多上市公司出问题,这说明我国市场监管严重缺失,拿了纳税人钱的主管部门没有很好履行自己的职责,公司外部难道不需要治理?

  企业认为是员工。把企业亏损原因完全归结为人多,改革就是下岗分流、撤并机构,这也难以使人信服。如果国企亏损有理的文化还在,制造国企亏损的经营者还在,产生国企亏损的机制还在,就是换了一块“金字”招牌,“脱胎换骨”的改革就成为空话,公司内部难道不需要治理?

  回答是肯定的,公司治理必须内外兼治。

  1.公司外部治理的结构

  健康的公司治理之树依赖于其生长的环境: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对我国公司而言,民主精神就是她的阳光,市场机制就是她的空气,法治传统就是她的水分,产权制度就是她的土壤。而这正是我国公司治理最缺乏的外部生长环境。外部治理是社会治理,它是公司治理的首要条件和基本机制。没有健康的、有序的、规范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环境,公司治理就可能偏离轨道,脱轨翻车,车毁人亡。从严治企,要从从严治市入手。公司外部治理结构,主要是指竞争性市场对公司实施的间接控制,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和兼并市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