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7日,是索尼的60岁生日。虽然目前液晶电视和数码影像产品势头强劲,索尼似乎正在走出艰难时刻。但这个花甲老人所面临的景况并不乐观——英国新帅执鞭效果未现、业务整合前景不明…
索尼,真的已廉颇老矣了吗?
60年前,创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定下了“绝不模仿他人”的原则。创新精神伴随索尼拼搏至今,开辟了索尼的天地,打造出SONY的金字招牌,笼络了一代又一代的消费者。
如今,当不会说日语的新董事长兼CEO霍华德·斯金格,以及新科总裁中钵良治站在一起时,这本身就是索尼创新精神的一种突破,更是新战役打响前的一次铭志。
第一章工程师+国际商人的创新之路
2006年4月10日,在索尼总部的索尼博物馆里,62岁的Walkman(随身听)之父高蓧(音“条”)静雄同本刊记者一起观看索尼发展历史的短片时,悄悄擦拭着眼泪。
高蓧静雄的百感交集缘自于他亲眼目睹了索尼创造的现代神话:从二战后一片废墟的东京起步,到现在年营业额600多亿美元,神话背后则是近60年的风风雨雨。
工程师+国际商人
1946年5月7日,在满目疮痍的东京,20多个人挤在白木屋百货公司一间33平方米的房间里,听39岁的井深大宣读一份他花了三、四天时间准备的《创业计划书》:“建立一个自由豁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技术人员应以执着的信念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最佳的技能……”
力求建成“工程师的乐园”的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索尼的前身)从此成立。井深大是一位视技术为生命的人,充满了工程师的冲动与天真。在早稻田大学科学工程学院读书时,便以天才发明家而闻名。
井深大的幸运在于,找到了比自己小13岁的盛田昭夫搭档。盛田是一个家财殷实的日本传统酿酒世家的第15代传人,浑身散发着贵族气息。10岁时就开始旁听自家公司枯燥无味的董事会议的他,虽然毕业于帝国大学物理系,却有着灵敏的商业嗅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