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田则说:“特丽珑显像管是仅次于索尼商标的宝贵财产。”
营销创新:打造索尼摇钱树
不论怎样,技术都是索尼的根本,但成功需要的元素却不仅仅是技术。索尼在领会“最先进的技术不一定是最受市场欢迎的技术”理念时学到了经验。
1950年,索尼制造出了日本第一台磁带录音机。但当井深和盛田扛着重35公斤的产品向无数客户展示却无人问津时,两人沮丧了好久。
盛田认为,索尼缺乏市场开拓的行动力。总结经验后,索尼便投入积极的营销模式创新之中,并在随后的市场攻击战里,取得良好成绩。
被誉为“索尼摇钱树”的PlayStation游戏系统就是一个典范。索尼内部流传着这么一句话:“PlayStation成功的背后靠的是两位天才:技术专家久多良木健和销售专家佐藤明。”
1993年,在认真研究了电玩巨头任天堂10多年的成败得失后,负责流通渠道的佐藤明发现对方最薄弱的环节在于流通体制的混乱:通过大批发商向零售店发货,极易造成商品的价格混乱和流通延迟。而且任天堂系统使用卡带作为软件载体,制造周期长且价格高昂,消费者叫苦连天不说,也让第3方软件商经营风险扩大,几乎每次推出大规模软件都犹如一场生死豪赌。
对着一枚CD-ROM(PlayStation即将采用的游戏载体)良久沉思,佐藤明决意发动一场完全颠覆以往的流通革命。
索尼跳过批发商采取直销策略,发明一种名为“采购转售”的经销模式,由身为硬件开发商的索尼电脑娱乐公司充当批发商,先向游戏软件开发商采购,再转手卖给零售店,这样就可以防止出现经销商倒货和存货的问题。同时,由于CD-ROM制造容易,厂商可以在数天内根据市场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产量,基本解决了库存积压的问题。
在最初2年里,索尼巧妙利用价格杠杆,连续4次对PlayStation进行大幅降价,通过不断变幻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大片的市场。经此一役,原本在游戏领域已准备退出的索尼成了电玩巨人。而PlayStation甚至成了游戏的代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