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玩意”名副其实地改变了成千上万的人听音乐的习惯,也为索尼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到1999年3月时,已累计售出1.86亿台。
事实上,Walkman只是把原来的磁带录音机微小化。这次成功证明了通过对市场观察得到的应用创新,和技术同等重要。
同样的经验,在1996年9月也取得成功。
索尼推出的第一台VAIO笔记本电脑PCG-505,采用了当时极为罕见的金属材质机身和银+紫的配色,就算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是一款非常轻薄的小机器。由于突破了当时市场上笔记本电脑的呆板设计,没有核心技术的VAIO大获成功。
核心技术创新:成就了电视霸业
但是正如Walkman后来被大量仿制,如今VAIO也与其他笔记本的差别越来越小。长久的优势还是必须源于核心技术的掌握,就像索尼在彩电时代由于特丽珑显像管而持续了长达30多年的霸业一样。
1961年,索尼在黑白电视机市场上明显落后,而美国已经有了彩色电视机。在市场压力之下,销售部门打算采用OEM方式生产彩电,但井深不同意。
随后,在购买技术寻求研发机遇的尝试失败后,索尼转为开发自己的彩色显像管。技术困难,再加之不断投入给公司造成的巨大亏损,研究项目变成了一个资金黑洞,研究人员也士气低落。
井深和盛田原本亲密的伙伴关系在这一时期变得对立,盛田想要减少亏损,而井深则坚持不放弃。一次会议上,盛田公开指责工程师们利用井深对技术的承诺,沉湎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令开支超出了公司的承受范围。
对朋友的尊重与信任让盛田最终还是站在了井深一边。当项目研发出现危机时,盛田及时申请到了约200万美元的研发贷款,并在随后的日子里与战友一同奋斗着。
1968年,当首批12英寸单枪三束的特丽珑显像管下线时,井深对研发小组深深地鞠了一躬,只说了声“谢谢”,眼里已噙满泪水。而倾注所有科研人员心血的特丽珑,给索尼带来的决不仅仅是市场与金钱,还有同行们折服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