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国草根银行家的16年奇迹

   2023-04-12 互联网4170

  父母和亲戚借了5万元给陈,另外由10个个体户凑了5万,10万资本金的问题也解决了。

  为了快一些成立,陈小军选择了金融服务社的形式——城市信用社需要浙江省人行批准,金融服务社台州地区人行就可以批。“银座”的名字则寄托着对未来的期望,“我知道银座是东京的金融中心,要做就朝最好的方向做。”他说。

  1988年6月6日,银座金融服务社在路桥的一间临街小屋挂牌, 6个工作人员,简陋的尺字形柜台,多少有些过去钱庄的格局。在当地人心里,陈小军办的就是私人钱庄,没有人看好,“怎么会有好下场?”

  挂牌前几天,附近椒江一家地下钱庄倒闭,欠款180万元,存款人的哭天抢地让陈小军感到了压力。政府也没有抱很高期望,当天到场最大的官是县政府办公室秘书。大力支持的黄岩县人行也感到有些不安,“听到开业当天就有5万存款,我们才多少放了一些心。”

  16年后,陈小军依然记得那一天的兴奋和生涩。“当天吸收了5万元存款,我们高兴得不得了,算着如果每天这样,一年下来该是多大的数字。” 那一年他25岁。

  从钱庄到法律意义上的银行

  多年后,陈小军自嘲,银座的历史就是小钱庄——大钱庄——制度意义上的银行——法律意义上的银行(由于名称数次变更,与之对应的是银座金融服务社——路桥城市信用社——银座城市信用社——台州市商业银行)。

  最初的一年,陈小军几乎熬不下来,“这时如果有退路,我一定回去”。

  10万元的资本,如何开始?有30年银行经验的蔡明亮适时送来8个字——“额少、期短、面广、高效”。贷款就这样从500元、1000元、2000元一笔笔地开始。

  陈既当老总,又当业务员,白天跑客户,晚上写制度,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一年里几乎没有吃过一顿好饭,睡过一个好觉,不是人过的日子。”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