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之争是与非
关于联想之路——应该是“技工贸”还是“贸工技”,一直到今天,依然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坚持应该这样走的人认为,联想当初从中科院那样的一个小公司发展到今天,没有以贸打头的原始积累,就没有在市场存活的前提,也就没有今天联想的成就,所以联想别无选择,联想的路走对了。
而坚持联想的路走错了的人认为,联想之所以走到今天如此被动的局面,是因为没有技术作为支撑的强大的“芯”,忽略了技术的推动力,所以造成后进乏力,给中国的民族企业树立了一个不好的发展模式。
似乎都有道理,下面编者作了一个对立双方观点和中立者观点的集纳。
反方观点:联想的路走错了
代表人物:左大培
“柳传志1998年正式提出“贸工技”发展路线之后,联想集团在从1998年到2003年的5年中年销售额只增加了1倍多一点,而在这之前从1993年到1998年的5年间,联想集团的年销售额却增加了将近5倍。这两个5年联想集团的年销售额增加的数值相差不大,但是1998-2003年那5年的基数值却几乎是1993-1998年那5年的基数值的6倍。
“联想局限于十几年前就开始的微机生产和销售,竞争惨烈,失去了发展的后劲,现在已落到靠政府采购支撑业绩的地步。恰恰是联想集团自己的实践经验证明,‘贸工技’路线是使高科技企业衰落之路。”
正方观点:不这样走,联想走不到今天
代表人物:凌志军(撰写《联想风云》)
在互连网上一个叫周晓明的人撰文《是谁冒用“左大培”老师的名义攻击联想》中认为:
“一个企业是以技术优先还是以贸易优先,完全要看这个企业自身的情况,而不存在什么“应该”或“必须”。看看国外的DELL电脑,它没有INTEL的芯片技术,也没有微软的操作系统核心技术,但它还是做的不错。它做啥呢?也不过就是电脑组装而已,但它成本控制的好、物流又比较有效率,所以还挺赚钱。你说DELL是技术优先还是贸易优先?其实技术和贸易是不应该这么比的,这是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