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公司,欧莱雅集团1996年才正式进军中国市场,虽然比很多竞争对手来得都要晚,跑得却更快。八年过去,欧莱雅中国公司已经成功跻身于中国美容护理生产商的前两位;不仅先后引入了十二个国际品牌,还成功收购了“小护士”和“羽西”两个本土品牌,声名大振;旗下四大类产品(高档化妆品、专业美发产品、大众化妆品以及药房活性健康产品)分别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上名列前茅。
但是这些都还不是盖保罗(PaoloGasparrini)最满意的那份成绩单。
最让这位欧莱雅中国公司总裁感到满意的是:一个六千多人的企业正在不断繁衍成长着,日益枝繁叶茂。八年前初出茅庐的“那些小男孩和小女孩们”,已经承担起了越来越多的重任。而由这批人亲手打造出来的欧莱雅中国,又在吸引着更多的优秀人才加盟。
由于相信“在中国经营生意,最好的人选应该是中国经理人”,盖保罗初到中国就定下发展本地人才的战略,坚持执行至今。其中,“招聘适合欧莱雅的本地人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用同一文化“相面”
在1996之前,对于意大利人盖保罗来说,中国还是个传说中的东方神秘国度。连亚洲都没来过的他,在得知将被欧莱雅总部派往中国的时候,还是欣然受命。因为全新环境的挑战,让他兴奋而充满期待。他说自己“是一个典型的欧莱雅人”,喜欢创新和变化。
现在,这个典型的欧莱雅人带着这种典型的欧莱雅文化,用各种耀眼的市场数据和业绩指标,证明了他可以赢得来自中国市场的挑战。同时这种文化,也是他在中国选材的出发点。欧莱雅中国人力资源总监戴青说,在招聘人才的标准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条就是“能否与欧莱雅文化相适合”。
作为与时尚息息相关的化妆品公司,创新文化融入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不管是产品研发还是市场销售,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必备的素质。而在竞争激烈的业内,针对市场的反应快慢,常常是成败的关键。因此员工不但需要适应快速变化的灵活性,还要具备付诸实行的勤奋和责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