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他介绍,目前公司市场营销方面的职位,基本上已经由这两项赛事代替了传统的校园招聘,参加者也并不仅限于应届毕业生,“为以后的人才库做足战略储备”。其中,“企划大赛”以北大、清华、交大、复旦四所大学的本科生为主要对象,考察品牌营销和市场策划能力;“在线商业策略竞赛”则对各个院校的本科生和MBA学生开放,主要考察管理和决策能力。
现任欧莱雅中国专业美发事业部产品经理的张为,是2000年第一届“校园企划大赛\"的参加者。当时在机械工程系读大三的他,\"还并不知道欧莱雅为何方神圣”,只是一时兴起跑去听了一场\"企划大赛\"的活动宣传,却没想到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最初吸引我的,是那位演讲人,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就是觉得他说的东西很有份量。”张为回忆,他决定参赛的主要原因,是发现当时来做校园宣讲的欧莱雅高级经理人身上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是自己一直所向往拥有的特质。后来,在参赛过程中与不同的欧莱雅人打交道的时候,他都发现了类似的东西。“应该说是对事业的激情和投入吧,这种认同感吸引我最终决定加入欧莱雅。”
校园企划大赛让学生三人一组,以国际品牌经理的身份运作一个欧莱雅公司的品牌,设计一套崭新的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组合、包装和传播策略,相互竞争。最后要提交一份完整的计划书,并且向由欧莱雅公司高层领导和管理专家组成的评审团演示各自的策划。
“我们当时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的防晒产品,做了市场推广、销售价格定位、广告宣传等一系列计划。”经过五个多月的初选、复选和决赛,张为的小组获得了最佳创意奖,而他自己由于表现出色被专业美发部点名录取,到现在已经为欧莱雅工作了将近四年。
在历时几个月的比赛期间,招聘经理们一直保持与参赛者的沟通,有很多机会了解他们如何分工合作,各自的角色定位,解决问题的方式风格等等,也能比较准确地判断每个人最真实的个性特点。刘小佳认为,仅仅通过一次比赛并不能决定录不录用一位参赛者,但比赛确实把这个过程变得更加有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