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在将来的发展中,他们仍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内涵式为主的发展道路。
灾难,有时会成为一个人的财富,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一个企业尤其是一个有了一定积累的企业,如果没有亲历过澳柯玛式的企业危机,意识到这一点的确很不容易,而能够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更不容易。
综观国有企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兴衰成败,当然与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很多企业出现过昙花一现式的兴旺,甚至有很强实力的大企业也最终归于衰败,其中重要原因就是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投资冲动行为,没有正确利用赚回的利润。面是赚回钱后就头脑发热,开始不顾自身条件地铺摊子、上项目,其结果导致投资战线拉长。这样,不仅新摊子没有搞好,看家的老摊子也因资金匮乏陷于萎缩,以至最终拖垮了整个企业。目前,国外极具实力的跨国集团公司已经进入我国市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实力是必要的,但同样要注意自己的承受能力,应当看到国外著名大企业发展到现在这种规模几乎都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不承认这一点是不现实的,渴望在一两年之内赶超人家同样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旧投资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往往看不到这一点,在一些原本生产能力过剩的项目上大铺摊子,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资产负债比过高。而这些企业作为地区或部门明星企业,是利税大户,无疑会受到政府财政支持。由于资金大都流向这些明星企业,政府再无余力辅助其它企业,因而经营更加固难,微利企业被推人亏损的境地,亏损企业经营更是雪上加霜。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对破产企业的处理方式是:让优势企业兼并消化。但是;由于投资摊子过大,优势企业自身捉襟见肘,根本无力消化被兼并企业。还加重了自己的财政包袱,根本没有减轻银行的负担。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相对于国内其它企业,澳柯玛之路无疑是可资借鉴的。他们坚持认为,建立具有自我约束机制的投资体制应当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要内容,即使是优势企业也要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努力避免投资的盲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