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虽然网络不错,但是毕竟实力弱小,此时还想倔强独立就是不顾马自达的大局。马自达直接决定了其后续产品的有无,何况一汽还握有海南马自达49%的股份,因此被统一指日可待,也因此马自达是国内第一个敢于喊出整合所有销售渠道的外国汽车制造商。
更大的难题是与控股股东福特的关系。马自达参股了福特的南京工厂,南京工厂生产的马自达汽车将放到一汽马自达的网中销售,那么福特是否要参股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参股或者不参股销售还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真正的问题是马自达现在正与一汽谈判合资生产汽车之事,根据中国的汽车政策,自己控股的马自达一旦合资,福特将没有机会同其它合作伙伴合资,而福特想要合资的对象正是一汽。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一汽内部人士表示,福特汽车手中并无多少适合中国市场的汽车,而且在全球的销售并不见佳,当年福特在与通用争夺与上汽合资失败后曾经找过一汽,并慷慨地让一汽将福特林肯城市款汽车改造成为红旗旗舰。但是最终合资还是没有成功。现在马自达有这么好的产品,而且在销售上还更多地倚重一汽,因此一汽没有理由选择福特,除非福特说通马自达,三方共同合资。
即便这样,马自达的翅膀硬了,外界已在想像它脱离福特单飞的情景。马自达是否能够同意福特参股到与一汽的合资中去?尾崎清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他认为无论是马自达还是福特,对于双方现在的关系“没有觉得不自然”。他说:“正因为有了福特,我们逃过了倒闭一劫,并且对马自达进行了有效的改革。福特越强对我们越有利,我们强大对福特也有利,大家是共存共荣的关系。”
马自达的复兴之路
1995年,马自达出现公司历史上的第二次经营危机,当年亏损411亿日元。当时马自达为求大求多拼命扩展业务导致了巨额负债,加上当时非常离谱的日元升值,公司业绩一落千丈。在1979年马自达出现第一次危机时购买了25%马自达股票的福特汽车乘机将股份扩大到33.4%的控股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