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个小插曲,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黯然离去之后,李经纬想自己\"举旗\",遭到三水市政府断然拒绝。政府方面认为,健力宝改制的关键问题不仅是资金问题,管理机制、人才体系早已遇到了瓶颈,已经到了非换血不可的地步。另外,李经纬提出4.5亿元的3年分期付款的方案,风险很大,有用健力宝资金来买健力宝之嫌。局面又僵了起来,这时候张海出现了。
2001年12月20日,一直为健力宝转让股权而牵线搭桥的山东人王岩把新加坡第一家食品公司总裁魏成辉送过罗湖。当天,王岩去了深圳威尼斯酒店与浙江国投副董事长张海见面。这是健力宝与浙江国投的第一次接触。
此前的11月20日,新加坡公司与健力宝的第一大股东三水市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签了一份股权转让备忘录。内容涉及三水市将持有的健力宝75%股权转让给新加坡公司。新加坡公司首付500万元(60万美金)定金;将对健力宝做补充调查;在指定日期开出1亿元的信用证。备忘录有效时间为1个月。
等待中的一个月也正是张海和他的收购团队往三水的路上一趟趟赶的时间。张海发现在广州--三水高速公路的路口加油站内有几十种饮料卖,唯独见不到健力宝的影子。市场的缺口添加了他入主的兴奋剂。
2002年1月15日,三水市政府与浙江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签订协议,把此前拥有的75%股权悉数转让,并把从澳门、香港两家公司回购的5%股权也一并转让。转让价格远低于此前与新加坡方面的交易价格,80%的股权售价仅有3.8亿。张海作为浙国投副董事长出场。
按照卖给张海的价格推算,整个健力宝只值4.5个亿。这个出让价也是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甚至说无法接受的价格。一位人士曾参与健力宝的重组过程。他的判断如下:从健力宝的财务数据上分析,此前的4.5亿的净资产评估值可能相当不准确,因为如果健力宝18年来上交三水市政府的28个亿利税为真,那么理论上说,至少健力宝应该有40个亿的净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