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家乐福收取进场费的做法为众多国内零售连锁商所效仿,供应商也逐渐开始接受。如今进场费已经成为零售行业内的公认模式,大大增加了零售商的利润来源。湖南步步高连锁超市曾经在2002年末挑战这一模式,宣布不再收进场费,而是根据实际销量的大小收取一定的服务费,采用实销结算付款方式,账期相应缩短。结果“费力不讨好”,半年过去后,步步高一算账,损失500多万元的利润,不得不恢复进场费的惯例。步步高这一次失败的尝试,再次验证了家乐福模式的适应性。
据估算,进场费已占到家乐福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也是家乐福控制供应商最主要的手段。也正是由于这项收入,家乐福成了目前惟一在中国大陆盈利的外资零售企业。
针对式营销
家乐福的一位CEO说过,“顾客非常聪明,你不能欺骗他的。他每天都评价你,当你卖给他们好价格和好质量的东西,他们会满意。当他们满意的时候,他们还会买更多的商品。什么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到低价格的操作性,最高程度的高品质和信心。什么是最重要的?就是每天顾客对家乐福的忠诚度,那么这也是全世界都通用的游戏规则。”
家乐福熟谙消费者心理,对于消费者产品需求的把握十分到位,因此采取营销手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家乐福认为每一个商店周围的顾客群都是独特的,它要做的事情就是去适应这些消费群不同的需求。在商品组合、陈列、色彩搭配及等各方面,家乐福达到了技术的高度,各个消费层面的顾客在它那里都能够买到各取所需的东西。按家乐福华东区区长的说法就是,“我们不想把时间放在竞争对手身上,更愿意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让顾客满意上。”
在郑州北环店开张以前,家乐福就对郑州的生活、饮食习惯做过仔细的调查。因此正式营业的时候,卖场内专门准备了适合河南人口味的烩面面粉、大米等。家乐福在上海的每家店甚至都有小小的不同。在古北店,因为周围的高收入群体和外国侨民比较多,其中外国侨民占到了家乐福消费群体的40%,所以古北店里的外国商品特别多,如各类葡萄酒,各类泥肠,奶酪和橄槛油等,而这都是家乐福为了这些特殊的消费群体特意从国外进口的。家乐福南方商城店因为周围的居住小区比较分散,干脆开了一个迷你ShoppingMall,在商场里开了一家电影院和麦当劳,增加自己吸引较远处的人群的力度。青岛的家乐福做得更到位,因为有15%的顾客是韩国人,干脆就做了许多韩文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