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与苏宁 同与不同

   2023-08-21 互联网2680


  实际上,分别与IT和家电行业的两大领袖性企业的反目,是国美与供应商矛盾激化的极端表现,而在更广的范围内,这种冲突普遍存在,国美也由此成为众多厂家又爱又狠的对象。

  从本质上说,苏宁与国美走的是几乎同一条路,不过,苏宁对于厂家施加的压力,一般都控制在其能够接受的限度内,并且时有妥协,不似国美那样,既强硬,且霸道。苏宁的厂商关系也比较融洽。当年苏宁初崛起,与南京其它商家所组成的所谓“联合舰队”进行决战时,很多厂家都给予了支持,而这样的事情在国美恐怕是难以想象,2001年,国美资金链断裂的传言一起,不少厂家就控制对国美的发货。

  在后台支持系统上,两者风格迥异,各有千秋。

  资金实力

  目前,国美和苏宁,都已经成为庞大的商业帝国,而且都几乎无长期银行负债,实力非比寻常。

  2004年6月,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鹏润以88亿元人民币的收购代价,收购OceanTown100%的股份,而OceanTown拥有“国美电器有限公司”65%的股份。收购代价全部以发行新股和可换股债券方式支付,不涉及现金。至此,国美经过近3年的周折,终于实现了香港上市的目的。缔造了庞大的国美系。同时,黄光裕也分别以105亿和140亿的个人财富,连夺2004胡润百富榜年和2005胡润百富榜的榜首。同时也是零售行业第一名。

  2004年7月,苏宁也成功上市,上市首日,苏宁股票受到投资者热捧:苏宁电器2500万股股票在深圳中小企业板正式开盘交易,开盘价高达29.88元,全天交易红火,最高涨到33元,涨幅超过100%。苏宁成功募集到3.95亿元资金。张近东个人也以22亿的个人财富,列2005胡润百富榜第60位,零售行业第三位。

  就自身资金实力而言,国美显然比苏宁更为雄厚,黄光裕的个人财富,也非张近东能比。就其融资能力而言,国美亦比苏宁胜出一筹。

  国美与苏宁本质上都是同一类型,其资金来源有两个,一是从股市融资,一是控制和利用经销商资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