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临界点

   2023-07-11 互联网2900


  李书福坚持自己的判断。他认为,吉利面临的不是需要一个新的生产基地这样简单,而是要通过自由舰对老基地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而这次改造关系着能否就此改变吉利廉价、低质的市场形象,具有战略意义。

  北京会议后,宁波基地预先生产出4000台美日、优利欧以保证搬迁时期不断货。从9月起,吉利开始对宁波生产设备进行搬迁,几百技术工人举家迁往临海,全过程耗资六七千万。到12月份,美日、优利欧在临海的生产线安装、调试完成,预先生产出的4000台基本消化完毕。之后,吉利投入4亿元对宁波基地的四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采购韩国塔金属、宇信和台湾福臻公司的成套模具,引进5000T大型冲压线,购买了12台瑞典ABB公司的点焊机器人。过去,吉利采用国产模具,钢板冲压后造型不到位,工人必须用榔头敲敲打打,再刮上腻子才能进行焊接。在涂装线上,以前油漆是一桶一桶调和的,很难避免色差的出现,改造后的宁波基地采用中央调漆槽,保证了涂装质量。

  “现在看来,董事长当初的决定是对的。新产品不仅改造了老基地,而且自由舰已经为集团的利润做出很大贡献。”吉利汽车副总经理兼宁波基地生产部长的雷方甫很有感触地说。目前,自由舰的售价在4.98万-6.98万元,而关键零部件如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的自主开发更为吉利迎来利润空间。据吉利内部人士估算,目前一辆豪情车在生产环节的利润只有5%,而自由舰的平均单台利润率则为20%左右。

  2005年,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控股(0175.HK)实现纯利1.1亿港元,做出重要贡献的正是其上海基地的华普汽车和吉利自由舰。今年一季度以来,自由舰持续保持单月6000辆以上的销量。吉利控股该季度的销售收入为20亿,利润1.5亿港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00%,其中约有一半的贡献来自自由舰。而在自由舰之后,吉利开始进军高附加值的中级车系列,金刚、彪王等产品陆续投放市场。“自由舰是吉利造车史上划时代的产品,我们今后的产品只会在它之上。”李书福说道。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