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之后,1999年4月28日,美国海尔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在联合国大厦举行揭牌仪式。又过了两天,4月30日,海尔将3000万美元投资砸到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建立了海尔在海外的第一个工业园。如果说在这之前,海尔分别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投资建立公司还属于国际化试水的话,那么从在美国创建工业园的这一刻起,则是张瑞敏下定决心将海尔打造成国际化大企业的开始。海尔二十年,张瑞敏很少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工业园奠基仪式开始,国歌奏起来的那一刻,张瑞敏说自己真的是\"非常非常激动\"。
当然,海尔将自己的厂建到美国,无异于一个小木匠将自己的木匠铺开到鲁班门前,\"激动\"的不止是张瑞敏一个人,国内、国外的许多专家学者的各种质疑声一浪高过一浪,他们的唾沫星子直指张瑞敏:\"张瑞敏疯了吧?\"更有甚者,非常悲观地替海尔盖棺定论:\"海尔完了!\"他们给出了许多强有力的理由:成本太高,美国工会组织非常健全,工人不好管理;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海尔一定会受到打压;人才的问题,企业文化融合的问题等等。
《道德经》里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张瑞敏的思想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不争。面对外界的各类质疑,张瑞敏只是\"倾听并加以学习\"。后来,不管是来自何方的质疑、诽谤和谣言,张瑞敏都秉承\"不争\"的道家理念,就连郎咸平\"保姆做好了就要变主人\"的\"大帽子\",张瑞敏最狠的一句回应也仅仅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后来,在\"20年·1000亿元·世界的海尔\"的研讨会上,张瑞敏最后总结了一段话:\"如果没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对海尔的质疑甚至个别的恶意中伤,就没有今天思考更加冷静、思维更加缜密、心理承受能力更强、可以更加有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海尔,我认为这是好事,这些质疑不管对错,对海尔都是一种提醒,我们会更好地思索这些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片赞扬声中企业不可能很好地生存。……对质疑最好的回应就是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