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元:驰骋天空是一门艺术

   2023-06-15 互联网2910


  去年民营航空公司的廉价之旅虽然发展得并不顺利,但他们的介入毕竟为中国民航业带来了一些新鲜空气,杨元元说到此处不无感慨:“要知道天空离百姓其实并不遥远,只是需要我们民航人更多脚踏实地的努力!”

  民营航空: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2005年8月,在民航总局扩大民航业外资投资比例3年后,一纸《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让国内的民营资本争相涌入民航业。短短几个月,就有3家民营航空公司相继启航,七、八家民营航空公司被批准筹建。采访当天,记者看到又有厚厚一叠等待组建民营航空公司的申请放在杨元元的办公桌上。

  在杨元元眼中,民航市场之所以会向非公资本开放,得益于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近几年党中央和国务院特别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去年2月底,国务院颁布了‘非公经济36条’,其中非常明确地写到了民航。”而事实上民航业也是“非公经济36条”出台后,第一个以实际行动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的行业。

  这个“第一”,绝不仅仅是做个姿态。早在2003年,民航总局就开始了民营资本进入民航业的研究。在2004年1月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杨元元曾明确表示:“有些小的航空公司在酝酿成立,即便他们是民营的,民航总局也准备扶持他们。”

  然而当奥凯、春秋、鹰联3家民营航空真正飞上了一直被国有航空垄断的天空时,对它们能否保证安全的质疑之声也不断传来。“我们批准民营航空筹建,意思只是同意他们注册公司了,要真正飞起来,从目前的情况看,最快的也需要一年。这一年中他们要达到民航总局所制定的各类安全标准,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达不到标准是不允许载客、货飞行的。”讲到这个问题时,飞行员出身的杨元元显示出特别地关注。他告诉记者,安全问题历来是民航总局最重视的问题,总局内11个司局有5个是专门管安全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