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休伯:如何改变家世界

   2023-03-08 互联网4830


  每年家世界集团及下属子公司的预算、决算、战略重组、以及人事变动、发展方向、财务状况、上市、融资、重大投资等等都要向董事会汇报。这个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董事会每年要召开三次到四次会议。而今年最重要的讨论主题是给即将在香港上市的家世界进行品牌定位。

  保罗·休伯担任主管日常运营的总经理后,他重建了一支主要由外籍人士组成的十几人的高管团队。其中CFO、CIO、首席采购官、人力资源总监等全部出身世界500强企业。

  “连你都在问会不会水土不服,他们也在问我!”杜厦对《中国企业家》承认。但杜厦对此很坚定,“水在零度会结冰,在全世界都是这样,科学不会水土不服!零售业也是科学,在技术层面、文化层面有修改之处,但它的竞争规则永远不会变,谁尊重科学谁就会成功。”

  当《中国企业家》问及保罗本人是否有水土不服感觉时,他以自己为例作了很好的回答。在其过去35年的工作生涯中,共搬家21次,其中18次是在美国不同的城市,而在语言不通的国外3次。“最关键是杜是一个典型的董事长,他知道他应该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每天日常的工作他会来问我,而我们的方向在哪里,我会去问他。”

  战略要坚定,战术要从谏如流

  在国内零售业,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出身的杜厦以特立独行著称。他虽一贯低调,却每每一鸣惊人。当零售界大声疾呼开放过度时,杜厦却唱反调“我反对‘零售业开放过度’说”。当中国的企业家们惟恐避“《福布斯》富豪榜”不及时,杜厦则应邀在颁奖典礼上高调宣讲他始终倡导的“财富英雄论”。

  杜厦说他今日之成功依赖过往岁月的锻造。他父亲是一位国民党高官,北平解放后应地下党挽留为新中国服务,不久却身陷囹圄,最终以戴罪之身离开人世。1982年国务院平反办公室才到南开大学找到杜厦,为其父平反。这样的家庭背景使个性鲜明的杜厦在青年时期数次陷入九死一生之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