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爱斯VS宝洁:霸权与持续之道的博弈

   2023-04-12 互联网4010
核心提示:宝洁依靠什么成为全球的洗涤业霸主?而纳爱斯在中国的成功又是凭借了什么?  消费型企业或许能凭借比较优势攻城略地成就一时霸

宝洁依靠什么成为全球的洗涤业霸主?而纳爱斯在中国的成功又是凭借了什么?

  消费型企业或许能凭借比较优势攻城略地成就一时霸权,但要成为真正的优秀企业,持续之道却是真正需要认真研究的。

  中国大部分优秀的公司都集中在那些有技术含量的领域,如海尔、TCL在家电,联想、华为在IT通讯。而在饮料、日用品、服装、牙膏、牙刷以及洗涤用品等等所谓的消费品中,却大多被跨国公司的品牌所占据。

  这种现象非常值得深思,因为这似乎预示着不少中国公司的竞争力,还是体现在“高科技产品”中外在的技术引进或制造的低成本上,一旦要我们去对没有多大技术含量的消费品创造“附加价值”,大多是束手无策。但也有例外,饮料业的娃哈哈是一个优秀的代表,洗涤业的纳爱斯也可以算得上另一个。

  纳爱斯凭什么战胜宝洁这样的跨国巨头

  纳爱斯看到了市场的真空。针对这种真空,纳爱斯的切入点是从比较入手:“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与大多数成功的企业一样,纳爱斯的成功也非常富于传奇性。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化工厂排得上名的118家中,纳爱斯这个浙江省的地方国营小厂,排名倒数第二。20多年后的今天,纳爱斯已经当之无愧成为中国化工业的洗涤老大。2004年,纳爱斯占据了中国肥皂行业产量的49.1%,洗衣粉行业的39.63%。

  纳爱斯为什么能够创造奇迹?

  纳爱斯老总庄启传的回答是,纳爱斯从表面的激烈竞争背后,捕获到了潜藏的市场机会。表面上洗涤用品市场已经大小品牌林立,把市场填得满满的,但这背后有着巨大的机会。

  首先是一批市场领先的国有企业,由于体制缺陷,虽占主导份额,但后劲明显不足,已呈滑坡趋势;其次是民营企业,虽然有上升之势,但毕竟基础和实力都很脆弱;最具实力的是跨国公司登陆抢滩,凭借强的资金优势与洋品牌优势长驱直入,完全占据了高端的市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