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走"战略的推出,意味着中盐自1950年成立以来第一次有了完整意义上的企业发展战略,使得中盐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快发展,凝聚了人心,坚定了信心,激发了斗志。
制定背景
1. 盐产业:看家本领不够用
战略首先是一种选择,一种取舍。战略的制定,是企业对内外环境考量和判断的结果,常常也是企业面临内外交困的不得已之选择,是主动与被动的结合。
中盐是管盐出身,发展盐业理所当然是其不二的选择。正如茆庆国所说,盐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看家本领",是中盐的核心资源,"能搞多大搞多大".
中盐企业战略的亮点,不在于强调了盐产业的核心地位,而在于明确了盐化工的战略地位。缘何要发展新的产业?茆庆国的回答是:"企业要做大,光靠盐是远远不够的。"
资源性产业受益于资源的同时,常常也受限于资源。以食盐为例,因其消费人口相对稳定,市场增幅有限,因此,在可预期的较长时间内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实际上,中国盐产业整体的体量也就三四百亿,就算中盐一家通吃,也成就不了"世界级重量型企业".市场的经验告诉企业,如果身子骨过于单薄,命运就多有飘摇。美国盐业娇子-莫顿的命运即是如此,它给中盐的启示是,若单一发展盐产业,就很容易成为他人并购池里的一颗棋子,来去由不得自己。
莫顿是美国最大的盐业公司,效益一直很好,发展也很稳定,其食盐销量占美国食盐市场的50%,占整个北美市场的40%以上,但是,它总是成为其他企业并购的对象。最早在1999年,莫顿被一家做精细化工的企业收购了,后来那家精细化工企业被另一家陶瓷企业收购,新东家执掌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莫顿卖掉。
2. 盐化工:劣势中的优势选择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对中盐来说,化工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无强势可言,但是,中盐有"盐"-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因此,盐化工就成为劣势中的优势选择。
盐是很好的化工基础原料,而盐化工可大大提高原盐的附加值。盐的用途广泛,经过化学反应之后,盐可直接制成氯气、金属钠、纯碱、烧碱和盐酸等,这些产品进一步深加工,涉及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盐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三者一起构成了化工行业的重要基础。
2005年,中盐收购内蒙古吉兰泰,正式踏入盐化工领域。迄今,盐化工生产已经成为中盐的主业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