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3-04-12 互联网4580


  (三)着力强化源头监管,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浙江省各地抓住关键环节和关键季节,组织开展“绿剑”系列执法行动,严把农资市场准入关,对农资生产单位强化重点管理;加强农资信用监管,指导企业建立生产经销档案等,引导连锁经营,建立完善激励和警戒机制;经常组织明查暗访,通报典型案例并予重点回访,对农资市场管理始终保持了有力的监管态势。通过连续几年的整治,使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主体进一步优化、行为日趋规范,全省农资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四)狠抓质量全程管理,农产品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围绕农产品安全,从生产到加工的各个环节都落实管理措施。每年元旦、春节和国庆等重要节日,都组织“绿剑保安全”集中执法行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每年抽检2500批次以上,严厉打击逃避检疫、加工销售病死动物及其产品,以及经营使用违禁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肥料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放心肉”。2010年浙江省抽检样品276个,盐酸克伦特罗阳性率为零;全省11个城市蔬菜质量抽检平均合格率达88.1%,比前几年有较大提高。同时,牵头组织毒鼠强专项整治,截至2010年底,共捣毁非法经营窝点647个,收缴毒鼠强1274.3公斤,查处非法制贩毒鼠强案件217起,移交司法机关69人,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五)严厉查处坑农害农事件,农民利益得到切实保护。浙江省各地通过集中执法、专项整治、明查暗访、接受举报等途径,及时掌握违法案件线索,发现一起,严厉查处一起。全省每年立案查处的违法案件10000起以上,挽回经济损失在3000万元以上。2010年进行了4次“绿剑”集中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8320余人次,检查各类农资企业15850个次,查获违规单位3690个,捣毁制售假劣农资窝点80多个,立案查处案件752起,收缴假劣农资36.8吨,挽回损失5150余万元。通过重大案件的查处,有力地打击了各种违法行为,保护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