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最迟于2006年完成企业改制和上市之后,自己就可以安心退休了。
前传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春节,大年初七的中午,霍的兄弟打来电话说家里唯一的解放翻斗车在六里桥附近撞了人,霍搁下碗筷跟到事故现场,驾驶员的棉袄从里到外满身是血的场面让霍终生难忘,此后的几天里,撞伤的家属天天推着三轮车在霍家停尸,而此时35岁的霍振祥1月1日正式辞职创业才一个月。
霍振祥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父亲一人养活家中七口人。他是从27000元的贷款起家的,“我们全家都是内心沉重地看我下海,我也没底,就是愣干吧”,霍回忆说。
一辆解放翻斗车,4个人,替工地拉沙子水泥,做装卸;寒冬腊月,砍完大白菜的地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霍和他的工人们不得不躺在冰上修车,有时候一修就是三、四个小时,直到手都伸不直,起身之后才发现身下的冰已经融化了。半年后,霍不仅还清了贷款还又买了一辆二手的解放翻斗车,到了1980年代末,霍振祥的运输公司已经发展到11辆车,年收入近30万。霍仍然清楚记得刚刚发家时的愉快感觉,当时钱全部一层层放在大衣柜的棉被中,每到夏天晾棉被时,“一捆捆的钱就掉出来”。
然而,一次重大变故让霍彻底放弃了蒸蒸日上的运输业。1988年,霍听说江苏有笔拉沙子的大生意,就带上了10辆大黄河车,100来人,司机、装卸工,修理工,还有两个大油罐,两万块钱的汽车零配件,一路人马浩浩荡荡地驶出了北京。然而,因为对路况不熟悉,原来三、五天的路程十天都没有到,对方临时改变承诺,最后回到北京的时候,“就像是国民党撤退一样,人病的病,车坏的坏,撞的撞,连拉带拽逃回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