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公司:摆脱“德国味”的百年过程

   2023-08-21 互联网2720
核心提示:创始人罗伯特为博世公司印上了务实、稳健的德国性格,这是其成功的关键;而公司管理者选择恰当时机强化或削弱这一性格,则是其百

创始人罗伯特为博世公司印上了务实、稳健的德国性格,这是其成功的关键;而公司管理者选择恰当时机强化或削弱这一性格,则是其百余年持续发展的关键

  罗伯特的癖好

  1886年11月11日,罗伯特·博世(RobertBosch)用一万马克在德国西部的斯图加特开始他的商业生涯时,并没有想到日后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能成为德国第六大的制造企业——博世公司2003年营业额达360亿欧元,利润为6.6亿欧元;同样,他也没有料到,自己的这次创业活动能够福泽后人——博世家族现已成为德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据《德国商报》的统计,2003年初博世家族的财产约为29亿欧元)。

  这一切源于罗伯特·博世的个人爱好。

  自小,罗伯特就喜欢摆弄机器。在偶然发明了带电动小马达的理发推子之后,年仅25岁的罗伯特决定把这个产品推广到各个理发店,结果大获成功。接着,罗伯特又开始研究一些内燃机的点火设备,因为解决了安全性问题,他的产品很快在欧洲流行开来。

  仅仅18年,这家看上去多少带点作坊气的小公司就有如神助般把生意做到了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瑞典、芬兰和丹麦等地都出现了代理博世产品的机构。

  接下来的岁月,罗伯特开始了两方面的工作:在欧洲推广这些颇能代表“德国制造”水平的产品;另外,在全德范围内建厂,进行人性化管理。

  在罗伯特的领导下,公司在1906年拥有562名员工,1917年则达到了7000人。具体来说,在营销网络方面,博世海外第一家独立代理分公司1918年设在丹麦,十一年后此类代理公司遍布全欧;在生产方面,第一家海外工厂于1935年在芬兰成立;并且,随着一批德国公司,如宝马(BMW)、西门子(SiemensAG)的崛起,为它们提供产品的博世也逐步成长为一流制造商。

  当时,德国工业界对博世的评价是“它唯一的缺陷就是发展太快了”。

  在公司治理方面,罗伯特很早便体现出开明倾向。1937年博世正式改制为有限公司,并通过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实现了公司组织结构的现代化。这一点,为日后博世的进一步扩张打下坚实基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