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兹·法布班奇在上任之初的计划中明确表示:“我们必须在制度上做出革新……以便更有竞争力”。
最有争议的措施是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在弗兰兹看来,博世员工每小时平均能挣28欧元,已经是全球最高的工资,完全有理由让他们从每周35小时的工作时间增加到每周40小时。
这个想法,首先挑战了自罗伯特以来重视员工待遇的博世传统,第二,挑战了以个人福利为己任的欧洲传统。
鬼知道弗兰兹·法布班奇用什么办法说服了欧洲工人联合会,使其同意了此项“出格”的要求,博世的员工则很快就接受了现实,公司因此最终取得的成果是,人工成本相对降低了12%。
毫无疑问,弗兰兹·法布班奇是一个精明的领导者,除了通过大力推进全球化来降低成本,博世在印度、捷克和中国这样的劳动力低廉的地区拥有4万名员工。但弗兰兹.法布班奇没法从根本上与博世、或欧洲传统为敌,他不可能变成一个纯粹的“剥削者”。他不断在寻找机会逐步提高这些地方员工的待遇,使其与欧洲本土的情况趋于一致。
另一方面的改革秉承博世精益求精的工程师风格——
现在,博世最自豪的产品是一套电子安全程序(ESP),它能帮助汽车识别前方是否安全,并规避风险。但法布班奇希望公司能有更多的新发明,“我们必须更多地为顾客着想,使新产品更加高效、安全、兼容性更强”。
为此,博世加大研发投资力度,目前销售额的7%被用于诸如自动刹车系统、中心加热系统以及低损耗加油系统的陆续开发。这类做法对于传统工业企业来说较为罕见。
法布班奇深谙博世一以贯之的公司传统,比如珍视产品质量和与客户的稳定关系,但这不表明他打算将在今后几年按兵不动。事实上,新总裁已公开表示要开展大规模改革,主要集中在控制成本和提高产能上;相应地,他计划在2005年彻底改变公司组织结构,按照产品利润来设置部门关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以单纯的产品线串连结构,这意味着有百年传统的博世要么成为新工业企业的代表者,要么从此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