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从外面看起来,可口可乐就是一个卖碳酸饮料的公司,但似乎商业模式并不简单,能不能介绍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模式?
答:我们在中国的模式是全世界都通用的,我们是通过特许经营来做的。但我们的特许经营与一般的特许经营不一样,我们的参与性非常高。作为品牌持有人,我们对品牌非常关注。所以,所有的产品宣传与广告都是可口可乐去安排,瓶装厂去执行,我们通过共同负担所有广告、市场费用的模式来协助瓶装厂开展他们的业务,但物流主要由瓶装厂负责,所以说是一种非常密切的特许经营安排。
问:能不能介绍一下瓶装厂的管理模式?
答:目前可口可乐在中国已经投产的瓶装厂有30家,另有3家正在筹建中。这30家瓶装厂属于三个装瓶系统,是我们分别与太古集团、嘉里公司和中粮集团合作建立的。我们通过这三个集团公司去分布我们的瓶装厂,它们采用的是集团式的管理方式,每个瓶装厂都是独立的公司,在当地注册,通过正规的董事会管理制度去管理。
一个瓶装厂的覆盖面积基本上就是一个省。但是,覆盖一个省,目前也有应接不暇的情况出现,特别是发展比较快的省份,像广东省。除了装瓶厂,我们还有很多营业所,即仓库,通过营业所与仓库去配送。
问:据说你们很大的成本是运输成本,如果不在当地生产产品,就很难赚钱,是吗?
答:对,因为我们的产品是很重的一种产品,物流的成本很关键。像去年,我们有4亿自然箱的产品要运到全国。物流里面一个很关键的部分就是路费,中国的路费在全世界数一数二的昂贵。
问:可口可乐中国公司99%都是本土员工,讲普通话,能不能介绍你们的本土化进程?这中间,哪件事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答:在中国早期开展业务,很多事情都要同时做。20世纪80年代,我们在中国最大的不是市场部,而是技术部,所有的供应商都有技术协助的安排。当时,我们要的油墨中国没有,都得进口。瓶子的模具也没有,我们免费提供模具、塑料,还要加工,而且很多生产设备都是我们无偿提供的。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技术转移,今天98%的采购都在中国,而且产品也几乎百分之百由中国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