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旅游也是很大的业务。要让跨国公司到中国来的客人,打个电话到美国运通商务旅游服务中心,票、饭店、迎送一切就都能安排好了。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使跨国公司人员到中国来和到其他国家进行商业活动有一样的体验,商务旅游是很重要的。
另外,我们希望随着中国经济不断高速增长,中国的消费者、红筹公司以及在中国进行业务活动的跨国公司都能够有一个美国运通这个品牌和水准的支付工具,来使他们进行海内外消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业务。在这方在我们在积极地探索,和工商银行的战略伙伴关系也是这方面跨出的第一步。
《21世纪》:你提到的运通最近和中国工商银行建立的合作,是否可以看作是美国运通在中国业务活动的重大突破?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
贾立军:目前政策还不允许外资银行、财务公司直接在中国从事人民币零售业务,这个合作的确是一种突破。美国运通在和银行、财务公司合作发行带有美国运通品牌信用卡的过程中,选择比较严格。
我们和工商银行合作中不仅涉及到全面的美国运通的技术,还包括整个支付工具的管理经验。美国运通派了一批人和工商银行一起把这个业务做起来,我们要保证他成功,不是走过场。这是国内银行与其他组织合作无法获得的。
对美国运通而言,这个合作重要的是在现有的条件下进入了市场。市场上不仅仅只有牡丹维萨卡、牡丹万事达卡,也出现了牡丹运通卡。在国内我们现在没有营业执照,工商银行的商户网络可以先建立起来,为未来美国运通开展独立的业务进行基础铺垫,也能帮助我们学习在国内从事消费者业务的经验。前不久两家跨国银行选择国内小银行为合作伙伴,而美国运通在长远的范围内有更高的战略考虑。(记者姜惕麒本报记者于保平)
·记者观察·
“牌照”之前的伏笔:从香港迁往上海是第一步
“美国运通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返回’国内的跨国公司。”美国运通副总裁贾立军自豪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