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氏中兴:打造国际化生存的基础

   2023-08-21 互联网2640


  在相当一部分中兴员工眼中,殷一民比侯为贵更为严格。有人这样总结,在决策上他比较麻利,不念旧,敢做决断。上任不久,殷一民就开始规范管理制度,并要求无衰减地执行,“执行的速度不够快、不够彻底,是他最不能容忍的”。对一起集体失职的事件,他做了严厉处罚,开除了两名主要责任人。文化的修正固然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殷一民对中兴传统文化趋利避害的决心由此可见。“在合适的时间做该做的事,你考虑得越简单才越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殷一民说。

  上任后,殷一民将2004年定义为“协同发展”年,这个提法以及后来把2005年定为“国际年”,在殷看来最大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这种信号让员工了解公司的意图与推行的力度,使得上下都动起来。”而所谓的“意图”就是要求中兴的每一个事业部、每一个部门都要适应海外业务扩大带来的需求变化,对已有的组织形式以及流程做出相应的变化。

  中兴组织架构的传统体系是准事业部制,公司分为多个具有独立经济责任的事业部门,责权相应下放,每个部门的奖金与绩效挂钩。这种架构在过去一直发挥着正面作用,但现在它的负面性开始体现出来。各事业部自成一体,过于关注局部利益而忽视公司整体利益,使企业缺乏协同作战的能力。2004年中兴的海外业务彻底结束游击队式的运作,开始全面进军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海外市场。目前已在60多个国家设立办事处。“现在如果要对海外每一个地区的市场做出及时反应,不仅要求决策机构前移,而且企业调配各种资源的能力要更加灵活、更加贴近现场。”殷一民说。

  采取的对策是,将全球市场划分为14个片区,在每一个片区搭建区域管理平台,将过去分散在总部、产品、营销、采购等各事业部的力量融合在海外的一线管理平台。为了使这一平台集决策、采购、产品、商务、人事、财务等各个功能于一体,要把来自不同事业部的人员在海外一线进行融合。“这些举措在公司内部引起的震动很大,是个挑战性很大的工作,要说服很多人。”殷一民说,“因为每一个部门的工作规则都在变化,而且不同职能部门的人工作习惯也不一样。从春节到现在,我们大量的时间都用在这上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