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并购鄂钢 点石成金的故事

   2023-09-13 互联网2260


  对于鄂钢来说,如果继续单干下去,以前的300万吨产能带来的只有亏损。现在,将武钢的技术融入其中,立刻成为市场的抢手货,稳赚可观利润。前后的变化无异于石头变成金子。

  湖北省国资委:51%股权的得与失

  中国的钢铁业之所以迟迟没有迈出重组的步伐,利税之争是一个主要原因,众所周知,钢铁业是各地方政府的利税大户,跨越行政区域进行兼并的难度非常大。

  武钢与鄂钢重组,早在1997年就商谈过,当时还包括冶钢在内,简称“三钢”联合重组。1997年以来,湖北省多次组织“三钢”商谈,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后来,冶钢与一家港资企业合资。“三钢”重组未能成功,业内有人认为,主要是由于当时的联合重组不涉及产权,几家企业的“小日子”都过得不错,有的企业“宁当鸡头、不做凤尾”。

  之后几年,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湖北省各方面一致认为:一省之内钢铁企业过多,必然存在争原料、争人才、争市场等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应该以武钢为龙头,通过联合重组,做大做强湖北省钢铁产业。

  此外,联合重组有利于两个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职工就业与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加中央与地方税收。于是,“两钢重组”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并得到各方积极回应。

  2005年1月19日,武钢股份的控股股东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与湖北鄂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联合重组协议,湖北省国资委将其对鄂钢出资总额的51%无偿划拨给武钢,湖北省国资委持有鄂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9%的产权,将鄂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组为武钢的控股子公司。4月30日,武汉钢铁集团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两钢”重组后,加上鄂钢现有的300万吨生产能力,武钢集团将拥有1700万吨综合生产能力,中国中部地区的“钢铁航母”初现端倪。

  鄂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武汉钢铁集团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是武钢下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并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重组后,武钢与湖北省国资委主要对鄂钢的重大投融资行为履行出资人职责。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