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基因

   2023-06-15 互联网3430
核心提示:IBM、戴尔跟联想的基因将如何相遇、碰撞并且相互融合。  关于联想在中国今年会变成什么样子,新上任的大中国区副总裁,中国区

IBM、戴尔跟联想的基因将如何相遇、碰撞并且相互融合。

  关于联想在中国今年会变成什么样子,新上任的大中国区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业务总经理童夫尧对自己的联想新同事们说过一句话:“有一点大家尽可以放心,我们是不会把联想变成戴尔的。”

  童说这话的时间、地点和大环境都相当微妙——他本人在进入联想之前,头衔是戴尔中国公司华东销售总监。童之所以出名,不仅因为他在高淘汰率的戴尔中国稳坐了10年,还因为他管辖内地区的销售额一度占到了戴尔中国全年成绩的近60%,是公认的销售高手。

  众所周知,联想中国在商用、中小客户上的业务和戴尔一直是狭路相逢的老对手,因此童夫尧坐进联想信息路6号的办公室后,在两家公司乃至PC行业中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实际上,在童夫尧之前,由于在第三季度表现糟糕并且人事动荡,戴尔中国一些中层管理和销售人员早就开始陆陆续续投奔联想中国。不过童夫尧和那个更引人注目的跳槽者——空降到联想全球CEO位置上的原戴尔高级副总裁阿梅里奥,开始让人感觉联想并不仅仅是在收编“客户资源”,而是在有选择地引进“戴尔基因”。

  有意思的是,就在三年前,柳传志在联想集团内部大会上还曾经激情四射鼓励大家通过业绩“让戴尔知道什么是联想”。而今天,通过引进各层管理者“让联想知道什么是戴尔”却正在成为新联想的新目标。

  很显然,三年前用“荣誉感和民族主义精神”血战戴尔的联想,在以世界级企业的身份经过了一年的国际化磨练后,显然多了几分平和、也多了几分狡黠。

  三合一

  这一批前戴尔人员的到来,意味着联想始终在寻找一个牢牢把握产品、客户和渠道的完美商业模型——IBM擅长花钱搞技术创新,意识超前;戴尔在直接面对商业客户时把握十足,同时在成本控制上登峰造极,属于绝对的力量型;而联想善于管理渠道,学习能力强,属于技巧型选手。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