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的成功之路

   2023-08-21 互联网2680


  国产手机缺核心技术,不少国内厂家寄希望于自主研发,想打技术牌。在寻呼机上打过技术牌的徐立华进入手机行业后更看重机会成本,走了一条技术借力的路子,选择与为法国幻影战斗机提供射频通信技术的法国萨基姆公司进行技术合作,以“双赢”的战略思维打破洋品牌树立的技术壁垒,一下子跳跃到一个较高的平台上与竞争者对话。

  徐立华花大价钱,掌握了手机外形设计技术。“拿来主义”让徐立华走在了时间的前头,迅速抢占了市场先机。2002年,波导就达到可以设计任何一种款型手机的能力,用徐立华的话说,“一年推出几十款没问题。”徐立华底气十足地说,“2003年下半年,波导基本不会再有贴牌手机。”对此,国内其他手机生产厂家只能望其项背,因为他们做不到。

  为尽快引起消费者注意,2000年初,徐立华斥资788万元买下甲B足球队北京宽利队冠名权,更名为北京波导足球队。紧接着,徐立华相继投入1.04亿元,在中央电视台以及全国各大媒体轮番广告轰炸。一句“波导,手机中的战斗机”广告语,钻进了大街小巷老百姓的耳朵。而那时,其他国产手机几乎没有做广告的。“手机中的战斗机”成了波导响彻全国的口号。2003年,徐立华驾驶着这架“战斗机”,冲出洋品牌的包围,巩固了国内手机销售市场第一的地位。信息产业部发布的《2003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统计公报》显示,波导2003年在国内手机市场维持第一的位置,其市场占有率为12%。

  波导之所以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与国际电信巨人合作,立于巨人的肩头,其根本目的是要借此机会,走向世界,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2004年4月13日,波导宣布,已经和欧洲电信运营商沃达丰、Or-ange、法国电信、T-Mobile合作,为这

  几家全球知名的运营商巨头定制手机。波导还于近日与美国最大的网络运营商AT&T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生产基于美国市场的三频手机。该协议为意向性保密协议,主要就代理商资源、销售渠道等做了系列保密规定。2004年5月8日,西门子移动集团和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宣布,西门子和波导已经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备忘录,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发、生产、销售移动电话。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