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并购科龙的“醉翁之意”

   2023-10-05 互联网2150


  第七,业务国际化。中国国内家电市场日趋饱和,能否将业务延伸到全球市场,将决定中国家电厂商的命运。而科龙在外销业务正取得令同行瞩目的成绩,科龙2004年年报显示,科龙的冰箱、空调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外销,去年冰箱外销业务增长达87.5%,在出口产品中,科龙则主要以OEM为主,GE、美泰克等近10家超级大客户都是通过其代工。有了科龙外销业务的保证,海信不仅能够大大加快国际化进程,其一直为业内人士担忧的产能过剩也可以大大消化。

  第八,资本运作。海信深知科龙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带来的巨大潜力。在海信重组科龙的计划中,就有供助定向增发整合资产,同时完成科龙电器股权的设想。一旦科龙能够盘活,海信集团就有了海信电器、科龙电器两个融资窗口。而海信集团也完全可能以一家投资控股公司的形式实现集团在海外的整体上市计划。

  第九,低成本的收购契机。从今年4月,科龙电器遭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以来,在一场摧枯拉朽的舆论浪潮下,格林柯尔系彻底瓦解,格林柯尔系的主人、科龙电器原董事长顾雏军也锒铛入狱。此时科龙品牌的美誉度遭遇前所未有的打击,而科龙的困境恰恰提供了难得良机,海信花9亿就可以撬动84亿的盘子。还有,尤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一旦国内其它家电企业收购科龙,由此形成的市场格局,将对海信的地位相当不利,这是海信所不愿看到的。

  第十,互相需要。对于海信而言,不仅是获得工厂,更是获得战略地位。科龙的品牌价值、销售网络、供应网络、制冷技术、质量管理、管理水平都是海信所急需的。而对于苦苦挣扎的科龙来说,海信也有三重吸引力,首先是国资背景,意味着能迅速恢复银行信誉,获得资金支持;其次是家电事业,意味着科龙将不会再次沦为“资本运作”的工具;其三是黑电主业,意味着双方也不会形成直接的市场冲突,科龙品牌可以得到保留光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