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并购科龙的“醉翁之意”

   2023-10-05 互联网2150


  但为何最终花落海信呢?这里面有个战略困境的问题。

  拿海尔来说,其在白电上的实力就很强,如果收购科龙,固然可以进一步加强其市场地位,甚至可以运用多品牌获取更大的战略回旋。然而海尔学的是GE,更着眼于全球产业集群的运作,其眼下最关注的是品牌国际化,是建立海外销售网络,收购科龙不是海尔战略的优先序列。

  还有TCL,此前的一系列收购尤其是并购汤姆森,已经有点消化不良甚至深陷泥沼的迹象,现在并购整合才是第一战略,并购科龙只能有心无力。

  就长虹而言,白电一直是心病所在,无论是空调还是冰箱,长虹奔波多年毫无斩获,收购科龙的确是柳暗花明的捷径。然而形格势禁,长虹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赵勇要消除倪润峰时代留下的遗留问题,要投资重振长虹品牌,后顾之忧的存在使得绝无放手豪赌的心志。

  除此之外,黑电的创维数码因为董事局主席黄宏生在港涉讼;康佳也因手机亏损而拖累主业,他们都不可能有所着墨。

  第二,为什么就是海信?

  由于低调的作风,很多人的确是低估了海信的实力。事实上海信集团旗下已经拥有彩电、电脑、手机、空调、冰箱、地产等六大核心业务(其中彩电、冰箱资产都已装入上市公司,空调、电脑、手机、地产资产仍在集团内),已经形成了年产1000万台彩电、300万套空调、400万部CDMA手机、160万台冰箱、100万台计算机及防火墙、服务器等数码设备的强大产能,截止2004年在国内外拥有20多个公司,净资产达48亿元。销售收入273亿元。

  财务可能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近5年来海信的策略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000年3月,一场“工薪变频”营销战让海信空调异军突起,就此奠定中低端变频空调霸主地位,后来通过一系列产品-市场延伸行动,在2004年海信空调在变频空调市场上拥有60%的市场占有率,海信也由此成为中国最大的变频空调制造商和销售商。还有,2002年海信蓄势平板电视,2004年底就呈现业绩大幅上扬,据统计海信平板电视已经连续12个月蝉联中国市场销量第一,2005年仅三季度销售额就同比增长100%。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