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CXO盛行的年代,在北京的高科技公司中,总不断有人热衷将名片印成首席XX官的头衔。
“尽管惠普全球已经建立了一套知识共享体系,但主要局限在研发和技术部门,像惠普中国这样以销售为主的分支机构,尚无共享体系。”
——高建华成了惠普首任CKO
高建华在给孙振耀的方案中,为知识管理体系提出了三个目标:
要提高组织智商,让团队更聪明;
减少重复劳动,对已经有人做过了的事,后人没必要摸着石头过河;
避免组织失忆,如技术人员带走技术,销售人员带走客户等组织失忆。
不过,高建华要做知识管理的初衷,是为了让大家正确地理解部门战略规划,所以高给中国惠普的知识管理实施步骤定立了先文化、后内容,最后上系统的设想。所以当有知识管理软件商找来时,高建华断然拒绝了上IT系统的建议。他的先文化的第一步是先给大家洗脑,填鸭式地灌输。
2002年开始,惠普制定新的战略规划,按照计划每个事业部都要做自己的年度规划,高建华充当辅导员协助部门完成战略规划后,组织了公司战略演讲会。
让所有的集团、所有的职能部门都讲一遍整体公司的战略和各自战略。形式无所谓,演小品、脱口秀,或者唱歌等等什么都可以。评委有公司高管,有客户代表等等。当时搞得非常热闹,有点像节日聚会。
“做这个活动关键是让在场的惠普员工们一天听上12遍基本一致的战略描述,记性再差的也记住了。”高建华事后向高层解释时说。
为了让每一个员工都切实领会到,高建华甚至在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中使出狠招儿——不准上大课,每节课培训人员不超过15人。培训用大会议室时,一些老销售把培训当成休息的机会,但现在只有15人一起上课谁还敢睡觉呀!甚至走神都不敢了。而且课后,要逐一签字,“表示自己已经听了公司的职业道德规范,我愿意接受,如果违反了我愿意接受处罚。不管什么级别的人,只要违背了职业道德,只有一条路,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