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机管理八大法则

   2023-04-12 互联网4380


  虽然说危机类型各不相同、企业处理危机的思路和方法因而不同、企业需着力准备的\"资源\"也随之各异,但由上述两个案例可见,就企业响应危机的速度来说,24小时确应是个极限——网络时代,\"丑闻\"是全球化、多介质、连坐式扩散的——企业危机事件可能被拿来作专题,下面附一堆相关链接,就像是为企业所作的详尽履历(但大多不是\"光荣簿\")——信息传布的\"菌殖效应\"(犹如细菌繁殖般呈几何级数激增)甚至有可能在极短暂的周期改变事态的趋向。

  \"24小时法则\"强调的是企业对危机作出反应的\"速度\",无论这种反应是否针对外界——也有这样的案例,危机降临后,当事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缄默,\"没有新消息提供给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该企业反应迟钝。很可能危机管理机制早已启动,只是\"外松内紧\":在对危机进行了审慎深入地查考评估后,企业认为\"暂时沉默\"更符合自己的利益。

  二、\"核心立场\"法则

  危机一旦爆发,企业便应在最短的时间内针对事件的起因、可能趋向及影响(显性和隐性)作出评估,并参照企业一贯秉承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核心立场\".而在危机事件管理的过程中,各发展阶段、各工作部门均不可偏离初期确定的这一立场。换句话说,对\"核心立场\"的坚执应贯串危机事件处理的始终。

  [案例:杜邦特富龙遭疑]

  7月8日,美国环保署(EPA)表示,由于杜邦公司20年来均未通报制造特氟隆的一种关键原料(全氟辛酸铵)可能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危害,拟对其处以数亿美元的重罚。随后,全球消费者谈\"不粘锅而色变\".7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就特氟隆事件发表声明,表示将迅速组织专家展开相关研究论证。直至10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宣布调查结果:通过对占市场上份额90%的18个品牌、28个品种不粘锅产品的检测,市场上销售的主要使用特富龙涂料的不粘锅产品中,均未检出全氟辛酸及其盐类残留,\"百日疑案\"终于水落石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