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陈天桥的“盒子”

   2023-06-15 互联网3180

 

  在没有得到制造商响应之后,盛大决定自己生产硬件,以此包罗进所有的网络应用

  电视战略定向之后的几个月,盛大管理层遍访了国内几乎所有硬件供应商。从2004年初开始,在中电信的穿针引线下,由陈天桥和瞿海滨带队的盛大高层一一拜访UT斯达康、华为等主要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和包括长虹在内的一些家电和电脑设备制造商。

   盛大急切地想知道:是否有一种可能的产品,通过连接宽带网络,将把电视作为显示终端,在上面提供包括网络游戏在内的各种互动娱乐和信息服务。“如果有这样一种产品,盛大就会很方便地把我们的应用转移过去,这就是我们的未来。”瞿海滨说。

   在当时,UT斯达康已经有了“机顶盒”类的解决方案,华为则刚开始着手准备。但盛大调研发现,市面上没有一款已经存在的终端设备符合盛大运行网络游戏的要求。各家设备制造商所考虑的“机顶盒”模式都以成本为优先,这导致其应用单一,几乎只局限于基于IP的直播和点播的流媒体应用。由于“机顶盒”的应用转移能力很弱,所以网络游戏根本不能通过其在电视上呈现。

   但是,一路下来,和包括任正非在内的企业家沟通之后,陈天桥有些失望。盛大难以说服这些设备商为其扩大终端设备的应用能力,因为那意味着要极大的提高成本,违背了厂商们一贯的成本为先的观念。

   “设备制造商都尽量把成本压到600块左右,价格越低,就越能让运营商掏钱来买,至于最终怎么运营、跑什么内容,都‘与我无关’。但由于缺乏应用内容,运营商难以从最终用户那里收到钱。”瞿海滨推测,这跟电信业的商业模式有关,只与运营商打交道的设备商习惯于让运营商买单,而运营商更关注成本、期望把机顶盒像其它电信设备一样推销,都没有顾及到最终用户的实际需求。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